于都县病虫预报2025年第11期:做好晚稻穗期病虫防治,打好保穗药
日期:2025-09-09 15:06:00 作者:于都县农技推广中心植保植检站
目前晚稻正处于孕穗末期至破口抽穗期,是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。据县站9月2日田间调查:稻飞虱以低龄若虫为主,虫量一般在20-200头/百丛;稻纵卷叶螟田间蛾量一般在160-330只/亩,高的792只/亩;纹枯病病丛率一般为18-30%,高的达56%;二化螟枯心率一般0.1-0.4%;稻瘟病在部分感病品种田块零星发生。灯下数据:9月1日出现二化螟高峰,蛾量63只,稻纵卷叶螟蛾高峰在8月30日,达到52只,预计9月中旬出现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高峰期,与晚稻破口抽穗期重合。近期气温偏高,常伴有雷雨天气,田间高温高湿利于纹枯病、细菌性条斑病和“两迁”害虫发生,气象部门预计9月中下旬有冷空气降临,并伴随阴雨,穗期阴雨,有利稻曲病、穗颈瘟的发生,对晚稻抽穗杨花产生不利影响。因此,请各乡镇及时组织指导农户进行防治,打好晚稻保穗药,保障晚稻丰产丰收。
防治意见:
一、防治策略:主治二化螟、稻纵卷叶螟,预防穗颈瘟和稻曲病、稻飞虱、细菌性条斑病等。
二、防治适期:抽穗5%左右开始用药防治,早破口早施药,迟破口迟施药,齐穗后视天气情况再施药1次。
三、防治指标:(1)稻飞虱:百丛飞虱1500只以上;(2)稻纵卷叶螟:百丛水稻束叶尖60个以上;(3)纹枯病:病丛率达20%以上;(4)稻瘟病:感病品种和已发生稻瘟病的田块;(5)细菌性条斑病:已发生为害田块及周边田块。
四、防治药剂:防治二化螟,可选用苏云金杆菌、多杀霉素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、甲氧虫酰肼、氯虫苯甲酰胺等;防治稻飞虱,可选用苦参碱、吡蚜酮、呋虫胺、烯啶虫胺、噻虫嗪、醚菊酯、噻虫胺、吡虫啉、噻嗪酮、哌虫啶、三氟苯嘧啶、氟啶虫酰胺等;防治稻纵卷叶螟,可选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、苏云金杆菌、多杀霉素、茚虫威、氯虫苯甲酰胺、四氯虫酰胺等;防治稻瘟病,可选用春雷霉素、枯草芽孢杆菌、三环唑、稻瘟灵、稻瘟酰胺、吡唑醚菌酯、嘧菌酯、咪鲜胺等;稻曲病,可选用井岗霉素、申嗪霉素、
井冈·蜡芽菌、戊唑醇、肟菌酯、苯甲·丙环唑、氯啶菌酯等;细菌性条斑病:可选用噻唑锌、噻菌铜等。
温馨提示:1.农资经营者和使用者应当积极履行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义务,及时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并进行处理。
2.用药遵循《江西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学安全用药指南》,严禁在豇豆上使用禁限农药。